阿拉比卡豆和羅布斯塔豆的比較分析
作者:男爵
阿拉比卡種咖啡樹 |
上回我們說過,目前在市面上,無論是現煮或是即溶咖啡,所用的咖啡豆不外乎二種:「阿拉比卡豆」和「羅布斯塔豆」。而這二種咖啡豆,在人類喝咖啡的歷史裡,也都有著一定的地位。但實際上,由於品種的不同,這二種咖啡豆在很多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。以下我們就約略從一些不同的角度,來比較二種咖啡豆的不同。了解這些,大家對平日所喝的咖啡,就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:
l 喝起來就不一樣
一般來說,「阿拉比卡豆」都比「羅布斯塔豆」要好喝許多。單就口感來說,「羅布斯塔豆」感覺上比較濃稠,喝起來也較澀,較不好入喉;至於「阿拉比卡豆」的澀味則明顯少了許多,較好的「阿拉比卡種」的豆子(如牙買加的藍山豆、夏威夷的可娜豆),不但喝時極為順口,喝完後更有十分美妙的餘味在口腔內。
除了口感之外,喝完後對身體的影響也有很大的差別!比起「阿拉比卡豆」來說,「羅布斯塔豆」可能會讓人產生較多的一些所謂的「副作用」。若要深究原因,其中的因素當然很多,最顯而易見便是二種豆子之咖啡因的含量不同。以一般公認的說法來看,「羅布斯塔豆」的咖啡因含量,平均是「阿拉比卡豆」的2至5倍左右。
阿拉比卡豆 |
除了口感之外,喝完後對身體的影響也有很大的差別!比起「阿拉比卡豆」來說,「羅布斯塔豆」可能會讓人產生較多的一些所謂的「副作用」。若要深究原因,其中的因素當然很多,最顯而易見便是二種豆子之咖啡因的含量不同。以一般公認的說法來看,「羅布斯塔豆」的咖啡因含量,平均是「阿拉比卡豆」的2至5倍左右。
咖啡小語:
從上面的說明可以得知,光是看喝幾杯來衡量自己一天咖啡的量,是不準確的。一杯咖啡,因為豆子的不同,沖煮方式的不同,咖啡因的含量也會有很大的不同。
l 咖啡樹長得也不同
羅布斯塔豆 |
除此之外,「羅布斯塔種」的咖啡樹,葉子也明顯大了許多。總之,「羅布斯塔種」在許多植物的特徵上,都比「阿拉比卡種」要來得「大」;再加上它又較能耐蟲害,不易得病,所以有的書就很巧妙地把「羅布斯塔豆」稱為「粗壯豆」了。
l 咖啡豆也不大相同
對於一般的消費者而言,要判斷「阿拉比卡豆」或是「羅布斯塔豆」,除了親自嚐看看之外,細心的觀察,從豆子上也或多或少可看得出一些端倪(最好是還沒烘焙好的生豆)。
就咖啡豆的形狀來看,這兩種豆子在外型上還是有些不同的。筆者僅就自己多年來的經驗,提供兩個它們之間較顯著的相異處供大家參考:
1. 若以整顆咖啡豆來看,大體上「羅布斯塔豆」的外型都較短、較胖,一顆顆看起來像半圓球形;而「阿拉比卡豆」外型則長了一些,看起來有點像是被切了一半的橢圓形。
2. 一般「阿拉比卡豆」中央線(Center Cut)會有接近S形的彎曲,而「羅布斯塔豆」的中央線則接近於直線。(這一點在生豆的狀態下較為明顯,一旦烘焙成熟豆之後,就比較看不出來了。)
l 適合的生長環境也不同
兩種品種的咖啡樹,其所適合的天然環境也不盡相同。
以「阿拉比卡」咖啡樹來說,它對生長的地理條件比較嚴苛,大體上只適合生長在高海拔(1500公尺以上),雨量充沛且半日照的山區。而「羅布斯塔」咖啡樹就沒那麼多麻煩的限制,基本上「羅布斯塔」比較耐熱,在海拔高度以及雨量等的條件上也沒那麼嚴苛,其中尤為重要的,它的種植環境幾乎沒有海拔高度上的限制。
簡單地說,「羅布斯塔」種的咖啡樹,要比「阿拉比卡」種咖啡樹在自然環境的要求上少了許多,如此一想,大家就不難理解,為何東南亞國家新興的咖啡種植地,都以栽種「羅布斯塔」咖啡樹為主了。
咖啡小語:
「阿拉比卡」咖啡樹適合的生長環境如下:海拔高度800至2000公尺,氣溫20℃至25℃,年平均雨量約1500至2200公厘之間。「羅布斯塔」咖啡樹適合的生長環境則如下:氣溫24℃至36℃,年平均雨量約2200至3000公厘之間,至於海拔高度則無明顯的限制。(一般大都在800公尺以下)
l 栽種的難易度及收成的多寡也不同
對於咖啡農來說,栽種「羅布斯塔」或「阿拉比卡」咖啡樹,也有幾點明顯的不同:
1. 「羅布斯塔種」的咖啡樹較耐蟲害,不易得病,照顧上甚為方便。
2. 「阿拉比卡種」的咖啡樹,因其較不耐陽光久曬,且也易受霜害,故種植時一般皆須另植遮蔽樹,一來擋住直射的強烈陽光,二來也藉以減低霜害形成的機會。「羅布斯塔種」咖啡樹則無此煩惱,相形之下就顯得省錢又省事了。
3. 在收成上更是有很大的差別。一般而言,「羅布斯塔種」咖啡樹種植後約二年即可開始收成;而「阿拉比卡種」第一次的收成則約須四年左右。
l 分布的區域也不大相同
目前全世界種植「羅布斯塔」咖啡樹的地方很多,東南亞的越南,近年來因大量栽種「羅布斯塔」,咖啡豆年產量已躍昇全世界第二位;印度則是另一個新興起的咖啡產量大國,目前也以種植「羅布斯塔」為主。另外咖啡產量一直居全世界之冠的巴西(屬於南美洲),也漸漸地採行「阿拉比卡」與「羅布斯塔」兩種兼種的方式。
另外,非洲也有很多國家種植咖啡。目前這個地區除了衣索比亞、葉門等較早期的咖啡豆產國,「阿拉比卡」種植得較多之外,其它的國家也多以栽種「羅布斯塔」咖啡樹為主。
還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,錫蘭島上的阿拉比卡樹在1969年發生大規模的鏽蝕病之後,隔沒幾年便傳遍了爪哇、蘇門答臘等各島。自此,在咖啡歷史上曾經享有盛名的爪哇,大體上也都改種較不易得病的羅布斯塔樹。所以,現在要喝到純正的「爪哇阿拉比卡豆」,已不再那麼容易了。
看了筆者以上的描述,喜愛喝杯好咖啡的老饕們也許會覺得有些鬱卒,不過先別失望,還是有很多的咖啡豆產國是種植「阿拉比卡」樹的。例如年產量也很大的哥倫比亞、巴西等;中美洲的許多小國,像哥斯大黎加、瓜地馬拉、薩爾瓦多、古巴,以及非洲的肯亞、衣索比亞、葉門等也都大量栽種品質較高的「阿拉比卡」咖啡。
咖啡小語:
有關這二種豆子在全世界產量上的比例,許多咖啡的相關資料,都引述過去的資料,告訴讀者「阿拉比卡豆」佔了約70%的產量,而「羅布斯塔豆」則只佔了30%左右。
但依據筆者私下的研究與推估,這個比例應該早在幾年前就不怎麼對的了。尤其近幾年來,包括越南、印尼、印度等產豆大國,大量鼓勵栽植比較易種的「羅布斯塔」咖啡樹;再加上巴西這個全世界最大產豆國,目前也已開始大量地栽種「羅布斯塔」咖啡樹,因此,粗略的估計,「阿拉比卡豆」所佔的世界產量,現在正確的數字,最少要比以前降了一成的比例。當然這些少掉的產量,就是被「羅布斯塔豆」給取代了。
雖然這個結果,對喜愛精品咖啡的人來說是件洩氣的事,但也同時在提醒對咖啡講究的人們,要慎選咖啡豆,才能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。
以前在公司為了方便,喝的都是美式咖啡機煮的,總感覺不是太酸就是太澀,比自己在家裡用濾泡式沖的咖啡差了很多。想問一下男爵,什麼沖泡方法比較好,且又不會太麻煩。--------下午茶
回覆刪除如果公司行號要提供比較多員工或客戶喝咖啡,且預算夠的話,全自動式的咖啡機是不錯的選擇(就像7-11用的那種),但要注意的是儘量使用大品牌的機器,否則一些雜牌的全自動咖啡機,常會有出水不順,水溫不夠等小毛病,有時候維修也是個問題。
回覆刪除至於個人的話,就看您自己的喜好了。閑閑沒事時,虹吸式(Siphon)的煮法是最富表演趣味,也是聞起來最香的咖啡沖泡法。平常我都是用濾紙沖泡,既簡單又可以隨自己當時的心情煮出不同風味的咖啡。法式濾壓壺雖然也不會很麻煩,但個人覺得此法煮出來的咖啡太濃。------------男爵